本文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自然资源部”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
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要求建设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2023年和2024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持续作出部署,强调要“深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完善数字化治理政策机制和技术标准体系”。
2023年9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7年)》,明确了建设目标、工作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全力打造“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大力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数智化”转型,推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和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2023年12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部署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的通知》,明确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16个省份、29个城市、1个区县开展试点。
为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型治理机制,凝聚全社会力量,高质量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特将原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城市体检进行时等专栏融合为CSPON(China Spatial Planning Observation Network)建设专栏,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两大版块的理论方法、国际经验、前沿趋势、技术路线、算法模型、实践经验等。欢迎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队伍、企业,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及单位等积极投稿,单位或个人不限,我们将以成果质量为唯一标准,择优刊载(投稿邮箱:ghjdcyzt@163.com)
本期刊发《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以CSPON建设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
随着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的报批,我国“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形成,绘制了法定化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蓝图,全面加强规划实施监督成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主要任务。2023年和2024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持续作出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完善数字化治理政策机制和技术标准体系”。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7年)》,对1个区域、16个省份、29个城市、1个区县部署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以下简称“CSPON”)工作试点,同时通过16个部省合作科技攻关试点以及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为什么要推动CSPON建设?要着力解决什么问题?作者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认识。
CSPON是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多规合一”改革五年多来,总体形成了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总结已有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实施的经验和教训,只有通过有效的实施,才能确保把高标准的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画卷。持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要推动空间布局更加有序、规划执行更加有力、空间治理更加有效,从规划“一张图”系统到CSPON,这是“多规合一”改革进入规划全面实施阶段必然的要求,是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质的飞跃。
CSPON要建成标准统一、链接通畅的业务联动网络,有效支撑包括专项规划的各类空间规划实施。“多规合一”改革以后,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这就涉及到国土空间规划与其他部门专项规划的传导和衔接,解决规划矛盾和冲突。CSPON强调构建业务联动网络,不但包括自然资源部门自身系统建设,还包括横向与其他关联业务系统的数据互联和业务支撑。
CSPON要融入数字中国建设,构建开放治理网络,推动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在推进CSPON建设中充分利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基础,充分考虑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时空云平台等平台的协同,CSPON中的应用场景、数据、模型算法、平台可服务于各行业各部门,与经济社会各方面应用深度有机融合,有机构成数字中国建设一部分。数字生态文明以数字化赋能生态文明建设,CSPON建设核心理念是系统思维、数据驱动、多元共治、开放共享,这正是建设数字生态文明的要求。
提升治理能力,面向业务需求构建应用场景
要坚持目标导向,构建多层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应用场景,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CSPON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一是通过增强动态感知能力,实时监测、自动预警,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不走样,确保规划严肃性权威性;二是适应国家战略要求,以及发展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实现规划动态调整和优化;三是科学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发挥政策的分析与制定作用。
要紧紧围绕管理需求和公众需求,搭建与本级职责匹配的应用场景。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探索,以省级为例,我们对16个部省合作试点项目进行了业务场景梳理,一是关注重大战略实施,如内蒙古探索建立黄河流域国土空间综合体检模型,上海市构建长三角地区“双评价”应用场景,河北省重点关注雄安新区空间保护等主题场景,山东省探索建立主体功能区实施监测评估模型等;二是关注都市圈等重点地区,如山东省探索建立山东半岛城市群协同发展评价模型,上海市开展都市圈区域规划体检评估,云南省构建高原山坝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模型等;三是关注安全韧性,如新疆构建城镇开发边界、城市四线专题模型,北京市研发三区三线监测场景,天津市构建国土空间安全韧性评估场景等;四是关注高质量发展,如山东省关注陆海统筹、制造业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监测评估模型,浙江省研究建立共同富裕、省域治理现代化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上海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评价与实施监测等。
聚焦难点,统筹推进技术创新和攻关
在CSPON建设中涉及到众多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突破。重构感知系统,增强数据获取能力,打破部门间的数据篱笆,获取更高时空精度的国土空间运行的关键数据,获取人、地、社会经济数据。需在模型算法取得突破,研究国土空间信息模型(TIM),研究面向业务场景国土空间规划专业模型,研究智能规划技术、研究网络数据安全技术等。
在CSPON建设中有两步走的时间表,一是到2025年,先行做好试点和示范,形成经过实践验证、科学可行的技术方案;二是到2027年,基本建成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开放治理生态总体形成。为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在部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和工作统筹,将地方因地制宜的探索和共性技术的探索有机结合,一是构建开放平台,鼓励政产研学用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出一批成果;二是部里对于一些共性关键技术,如TIM模型、数据传输安全等,组织集中攻关,形成一批标准;三是各地试点及时总结,做好成果交流分享。
总之,CSPON建设是深化“多规合一”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技术体系和行政逻辑同步完善,做好关键技术突破,实现向“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规划转变,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
(作者 林俞先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智慧规划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相关链接: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7年)》印发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