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东莞城市更新协会”
一、政策动态
东莞市自然资源局2022年工作计划来啦!
过去一年,东莞市自然资源局贯彻落实法治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但不可否认,仍存在不足,例如制度构建多,但事后评估总结不足;审批改革多,但深化融合程度不足等等。2022年,立足东莞市“双万”新起点,东莞自然资源系统法治建设将迈入新阶段,法治体系建设改革重点将由前端延伸到中后端,工作方式将由框架性转为精细化,也将更注重推广和共享法治成果。
(一)坚持党建主业,夯实政治建设基础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和“五好六有”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夯实党组织基础工程。紧扣自然资源部门特点和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党支部品牌争创活动,推进“党建”与“业务”、“法治”相融共促。坚持正确的用人选人导向,加强干部能力培训和执行力建设,完善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干部考核激励体系。严格压实管党治党责任,规范完善业务流程和风险防控措施,推动“阳光工程”建设,抓好干部职工廉洁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闯敢试、努力担当、勇于负责的工作氛围。
(二)全面深化融合,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一是继续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任务,完成审批事项清单梳理、审批流程图制定等制度构建,完成“体外循环”“隐形审批”专项治理,完成业务审批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二是推行小型低风险项目工程证和施工证同步办理,建设单位通过市工建系统并联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证申请,由自然资源部门和住建部门同步审批、同步出证,可将审批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三是推动用地规划许可事项“电子证照”上线,完成用地规划许可事项审批系统与市电子证照系统的实时对接调用,完善电子证照核验功能。四是继续优化不动产登记业务,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指标要求,对标广州、深圳、北京等先进城市经验做法,找准差距、补齐短板,通过推进全程网办和智能化审核、持续优化“线上+线下”立体登记服务模式、建立企业优先窗等,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三)狠抓落实评估,推进制度落地见效
定期、及时地开展事后评估,对制度构建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有效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制度完善、提高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推进制度落地见效。
(四)加强宣传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加强法律培训,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定期组织通用法律知识培训、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全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做到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
茶山镇推进村级工业园区“工改工”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2年2月7日
发文机关:东莞市茶山镇人民政府
主要内容:
根据《关于深化改革全力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的意见》(东府〔2018〕102号)、《关于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东府〔2019〕1号)、《关于加快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的实施意见》(东府〔2020〕24号)等文件精神,为全力推进我镇村级工业园区“工改工”工作,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促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市大力推动城市更新和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为契机,结合茶山实际,划定1700亩区域作为先行启动区,实施“工改工”连片改造。并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改工”工作机制,打造“工改工”项目落地标准化模式,为我镇产业转型升级储备更多发展新空间,推动镇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成立茶山镇推进村级工业园区“工改工”工作领导小组(略)
三、适用范围
(一)村(组)集体提供土地空间,镇属企业开发建设的镇、村(组)合作改造项目。
(二)村(组)集体自行改造的项目。
(三)村(组)企合作改造的项目(改造后村组集体收益不低于20%)。
(四)改造项目面积和容积率需满足以下要求:1.改造项目面积不少于30亩;2. 改造后项目容积率不低于2.0。
四、资金补助
(一)补助对象。镇财政对改造项目给予资金补助,补助对象为村(组)集体经济组织。
(二)补助类型及标准。资金补助分为拆除补助和新建补助。1.拆除补助以拆除用地面积为核算基础,补助标准为100元/平方米。拆除用地面积按以下两种情形进行核算:
(1)全部拆除的,拆除用地面积以批复的改造方案中载明的改造前用地面积为准;
(2)部分拆除的,按拆除的旧厂房占地面积核算,具体以房屋权属调查表中被拆除建筑物的基底占地面积为准。上述拆除用地面积应已纳入标图建库,如部分入库的,仅核算入库部分的面积。
原文链接:
http://www.dg.gov.cn/dgcsz/gkmlpt/content/3/3720/post_3720580.html#3164
二、市场动态
“双万”新东莞
东莞持续优化城市环境 打造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近年来,东莞持续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城市品质内涵得到提升,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塑竞争力,城市吸引力、承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幸福生活更有质感和温度。近年来,东莞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动村镇工业园更新,向资源存量要发展增量,腾出更多绿色生态空间。东莞坚持“以用为先”盘活存量空间,先行推动产业用地提容审批改革,2019-2020年,全市盘活存量空间22655.5亩,提容产业空间11124.3亩,增加建筑面积863万平方米。今年是推动“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东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力争整备拆除不少于12500亩,整备3000亩以上连片用地。强化对300亩以上连片产业用地的规划使用把控,原则上不分宗出让。在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城市环境方面,东莞出台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推行“城管片长制”,建设不少于150座城管社区工作站。此外,东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推进“美丽圩镇”“美丽家园”“美丽田园”建设,每个镇街打造一条美丽乡村风貌带,实现85%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完成12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项目建设,建成2个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区。
东莞滨海湾新区: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新年伊始,位于东莞最西南端的滨海湾,再次迎来新气象、新机遇。
谋划与前海等重大平台联动发展,争创更高层级平台工作高点起步、全面起势;超百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持续掀起“百日攻坚”新热潮,在建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与鹏瑞、华润、复星等知名企业达成了228亿元的合作,签订产业项目协议投资总额累计超过1000亿元……
区域联通,交通先行。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千帆竞发,滨海湾要充分释放区位优势突围而出,加快建设内循环和外联通的大交通网络,打通区域“任督二脉”是关键。1月25日,随着D5200塔吊将最后一节钢塔吊装到位,滨海湾大桥主塔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一城市地标目前已完成项目总工程量的80%,预计将于今年4月试通车。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的背后,是滨海湾“工地党建”机制创新与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不断发挥。随着东莞挺进GDP万亿“俱乐部”,如何培育新兴产业、发掘新动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就显得尤为关键。滨海湾将目光投向未来着手布局,构筑并夯实发展优势,以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勇担时代重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虎年首签122亩国有土地!
洪梅河西“工改工”签约突破90%!
新年伊始,东莞水乡未来产业城收储工作再传捷报!2月8日下午,在水乡管委会见证下,洪梅镇人民政府与河西片区“工改工5单元”某权益人顺利签约,签约的国有土地面积达122亩。至此,河西“工改工”签约率已超过90%。
自2020年12月以来,河西指挥部与该地块权益人就拆迁补偿问题进行反复沟通,在片区统一补偿标准的情况下,为权益人制定了详细的补偿方案,始终做到把情况摸透、政策讲透、工作做透,彻底消除了权益人对“工改工”的疑问以及顾虑,并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对接签约手续,促使其最终坚定地签下拆迁补偿协议。
根据片区统筹规划,水乡未来产业城将高标准建成300多万平方米的高品质工业大厦,打造低成本高质量产业空间,并设立亿元以上产业扶持资金,引进千家数字经济高新企业;同时,周边将配备3个大型公园、4所智慧学校、商业中心、文艺中心、人才住房等基础设施,切实构建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工作圈的产城人融合示范区。